-
《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
2022年01月12日
近期,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Andrew Fowlie副教授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Sebastian Hoof博士、英国剑桥大学Will Handley博士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计算统计p值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对高能物理、宇宙学和天文学等领域的数据统计分析有着重要作用。该工作以《Nested Sampling for Frequentist Computation: Fast Estimation of Small p-Values》为题正式发表在国际顶级物理学学术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 (IF= 9.161,SCI一区,https:...
-
生命科学学院李鹏副教授与美国亚...
2022年01月10日
?2022年1月8日,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重要期刊Journal of Biogeography(JCR Top1区期刊,2021年影响因子4.327)以Research Article《What drives diversification? Range expansion tops climate, life history, habitat, and size in lizards and snakes》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鹏副教授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态与演化生物学系John J. Wiens教授(http://www.wienslab.com/Home.html)关于爬行动物多样性演化与扩张机制的...
-
公管院王露璐教授在《中国社会科...
2022年01月08日
我院王露璐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
-
我校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在《A...
2021年12月27日
近日,我校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在钾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A Novel Low-Strain Phosphate Cathode for High-Rate and Ultralong Cycle-Life Potassium-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5575–25582)。Angewandte Chemie杂志是Wiley公司的王牌杂志,也是化学学科顶级期刊。钾离子电池由于钾资源丰富、K+/K的氧化还原电位低(–2.93 V...
-
《Cell Chemical Biology》发表我...
2021年12月24日
近日,我校化科院钱勇教授课题组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ell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3D two-photon brain imaging reveals dihydroartemisinin exerts antiepileptic effects by modulating iron homeostasis”的最新研究。钱勇教授课题组将一种新型亚铁离子(Fe2+)荧光探针与高通量成像技术相结合筛选出先导化合物双氢青蒿素(DHA),揭示其可通过调节神经细胞铁稳态从而缓解小鼠的癫痫状态。这项工作创新地...
-
我校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在《S...
2021年12月23日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首先通过溶剂热制备超细SnS2纳米晶体,再利用溶剂置换和静电纺丝法将超细SnS纳米晶浸渍于多通道碳纳米纤维中(SnS@HMCFs)。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HMCFs显示出优异的钾存储性能。相关成果以“Confining Ultrafine SnS Nanoparticles in Hollow Multichannel Carbon Nanofibers for Boosting Potassium Storage Properties”为题在国际综合性权威期刊Science Bulletin(IF=1...
-
我校生科院殷志敏教授课题组在脓...
2021年11月12日
近期,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殷志敏教授课题组在脓毒症治疗方面取得进展,为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CBP bromodomain inhibition rescues mice from lethal sepsis through blocking HMGB1-medi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为题发表于《Frontiers in Immunology》(JCR: Q1,SCI-TOP,五年影响因子7.624),以及以“Indoprofen exerts a potent therapeutic effect agains...
-
我校生科院钟伯坚教授团队在植物U...
2021年10月20日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钟伯坚教授课题组揭示了绿色植物UV-B信号调控网络的起源和演化历史。该研究成果以《Origin and adaptive evolution of UV RESISTANCE LOCUS 8-mediated signaling during plant terrestrialization》为题发表于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Plant Physiology(5年影响因子8.97)。紫外光UV-B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代谢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如调控光形态建成(抑制植物伸长、促进子叶张开,...
-
我校物科院武雷教授与中科院紫金...
2021年09月30日
近期,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雷教授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范一中研究员团队、袁强研究员联合提出一种能够解释缪子反常磁矩、银河系中心兆电子伏伽马射线超出和AMS-02反质子超出的暗物质新机制。该成果以《A common origin of muon g-2 anomaly, Galaxy Center GeV excess and AMS-02 anti-proton excess in the NMSSM》为题正式发表在国际权威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Science Bulletin(IF=11.78,SCI一区,https://doi.org/10....
-
我校生科院郭志刚-胡志刚课题组肿...
2021年09月28日
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是人类目前对抗肿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CAR-T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T细胞上“安装“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生物弹头(嵌合抗原受体,CAR)”。“弹头”识别肿瘤细胞后,刺激T细胞释放大量的肿瘤杀伤因子,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药物不同的是,CAR-T是一种活的细胞药物,可以在体内大量扩增。CAR-T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显著的效果...
-
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崔世海教...
2021年09月26日
由工业化引发的水体污染及能源危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基于铋(Bi)和金属有机框架(MOF)的环境功能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电子结构、合成可控、性能稳定等优势,被广泛用于环境治理和能源转化等研究领域。然而,因环境水体中基质成分具有组分复杂、干扰物质多等特点,设计合成高效的电荷分离和迁移、合适的氧化还原能力等特性的环境功能材料仍面临重要挑战。我校化科院崔世海教授课题组在基于二维层状Bi系和MOF的环境功能材料领...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马飞教授、金萍...
2021年09月17日
近期,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马飞教授、金萍副教授团队与东部战区总医院夏欣一教授团队联合揭示了ZNF蛋白抗SARS-CoV-2感染机制,该研究成果以《Analyzing master regulators and scRNA-seq of COVID-19 patients reveals an underlying anti-SARS-CoV-2 mechanism of ZNF proteins》为题正式发表在生物信息学权威期刊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2021, 22(5):1~14, https://doi.org/10.1093/bib/bbab118(影响因子:11.622)。我校生...
-
我校地科院蔡祖聪教授团队程谊教...
2021年09月13日
近日,我校地科院蔡祖聪教授团队程谊教授在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领域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以“Global gross nitrification rates are dominantly driven by soil carbon-to-nitrogen stoichiometry and total nitrogen”为题发表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顶级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影响因子:10.863)上。这也是程谊教授继今年8月份以来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发表的第二篇研究论文。土壤硝化过程是全球氮循环的关键一环...
-
我校化科院王兆寅副教授在纳米生...
2021年09月09日
基于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的传感体系是化学学科的研究热点,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多个方面。如何有效整合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的优良性质,是发展高灵敏纳米生物分析方法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我校化科院王兆寅副教授所在课题组探索调控纳米材料光学行为的新方式,构建高性能纳米生物传感体系,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该课题组在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纳米三角片(Ag NTs)的过程中引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著提升了Ag NTs的形貌和稳定性,为改...
-
我校地科院蔡祖聪教授团队程谊教...
2021年08月19日
近日,我校地科院蔡祖聪教授团队程谊教授在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领域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以“Patterns and drivers of global gross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soils”为题发表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顶级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影响因子:10.863)上。土壤氮素矿化过程是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矿质氮的重要来源,主要受气候和土壤的调控。但是,气候条件、土壤性质以及二者交互如何影响土壤氮素矿化过程至今不清楚。文...
-
我校物科院本科生在国际一流期刊P...
2021年08月17日
近日,物科院张力发教授团队2018级本科生武元辰和王婷婷分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一流期刊Phys. Rev. E上发表题为“Ballistic thermal rectification in asymmetric homojunctions” ()和“Interface thermal resistance induced by geometric shape mismatch: A multiparticle Lorentz gas model” (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E.104.024801)两篇论文。Phys. Rev. E...
-
我校沈健、毛春教授团队近期在JAC...
2021年07月29日
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开发可高效治疗癌症的新型治疗剂或治疗模式至关重要。然而,癌症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实现上述目标极具挑战。我校化科院沈健、毛春教授研究团队近期在癌症治疗用纳米机器人方向以米乐m6体育app为第一单位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癌症化疗存在治疗药物渗透性差和多药耐药的难题,该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负载阿霉素的肝素/叶酸/L-精氨酸纳米机器人,可实现药物的深层渗透和肿瘤化疗中多药耐药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