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科院苏志教授,刘红科教授团队...
2022年04月07日
在癌症化疗中,顺铂类药物被广泛使用。由于其选择性低、靶向性差,癌症患者在长期服用中会获得耐药性、全身性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耳毒性等),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造成脱发、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化科院苏志教授,刘红科教授围绕相关课题展开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Chin. J. Chem.,2022, 40,1156;J. Inorg. BioChem., 2022, 226, 111653),近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成果一、通过线粒体自噬抑制癌细胞代谢调节的线...
-
南师大海洋院青年教师杨阳博士在...
2022年04月02日
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杨阳博士在全新世古风暴学研究上取得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小冰期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增强的新机制。相关成果以“Northwestern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enhanced by increased Asian dust emissions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DOI: 10.1038/s41467-022-29386-2)。海岸带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是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关键交汇区,掌控...
-
生命科学学院杨玉玉、刘莉老师在...
2022年04月01日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发病机制的探究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大命题。心肌肥大属于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病理表现,长期的病理性肥大最终会导致心肌收缩失调和心力衰竭,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巨噬细胞已被证实在心肌肥大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心脏巨噬细胞浸润增加。但巨噬细胞浸润的机制还不清楚。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MRTF-A是一个重要的应激调节因子,参与一系列...
-
我校化科院陈良安教授团队在《Ang...
2022年03月25日
近日,我校化科院陈良安教授课题组在炔丙醇酯的选择性可控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Palladium-Catalyzed Regiodivergent Synthesis of 1,3-Dienyl and Allyl Esters from Propargyl Esters”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03835,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3835)。Angewandte Chemie是Wiley公司旗下的旗舰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5.336),也是国际...
-
化科院徐林副教授、唐亚文教授团...
2022年03月25日
设计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高效的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对于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非贵金属基催化剂具有易于调控的电子结构、丰富的氧化还原性和丰富的储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解水和二次电池等能源领域。然而,电催化材料制备过程繁琐、电子结构的精准调控以及活性中心的稳定性有待提高。我校化科院徐林副教授、唐亚文教授团队在非贵金属基电催化材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成果(1):利用静...
-
我校化科院教师在气相色谱分离介...
2022年03月24日
近日,我校化科院古志远教授课题组在气相色谱分离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Homogeneously Mixing Differ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tructures in Single Nanocrystals through Forming Solid Solutions”为题发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ACS Cent. Sci. 2022., 8, 184–191,网址为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entsci.1c01344)。ACS Central Science是美国化学学会ACS出版社旗下的旗舰期刊(最新影响...
-
我校生科院钟伯坚团队在绿色海藻...
2022年03月23日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钟伯坚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92)发表了题为“Phylotranscriptomic insights into a Mesoproterozoic-Neoproterozoic origin and early radiation of green seaweeds (Ulvophycea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广泛的核基因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有力的支持石莼纲藻类是多系类群,并估算石莼纲藻类起源于中元古代-新元古代。该研究成果揭示了在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时期,绿色海藻作...
-
生命科学学院韩管助课题组在逆转...
2022年03月16日
近期,微生物学权威杂志mBio(影响因子7.867)以“A missing link between retrotransposons and retroviruses”为题在线发表了米乐m6体育app韩管助教授课题组关于逆转录病毒起源和进化的最新研究进展。逆转录类病毒是复制过程需要逆转录的病毒总称,包括许多重要的动植物病原,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肝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等。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逆转录类病毒统一为一个病毒界,即逆转录类病毒界(Pararnavirae)。逆转录...
-
我校环境学院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控...
2022年03月08日
近日,我校环境学院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控制团队杨绍贵教授在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新污染物领域取得新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以“Defect-engineered FeSe2-x@C with porous architecture for enhanced peroxymonosulfate-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为题发表在环境工程与催化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影响因子:19.503,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2.121259)。该研究通过一步碳...
-
我校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在钾...
2022年03月03日
锂离子电池作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现代移动设备的主要电源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然而,锂资源储量有限和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中的应用。为了应对锂资源的持续消耗,寻找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储能装置对于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开发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储能装置有望解决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局限性。考虑到原材料成本和电解质中的快速离子传输动力学、钾的低标准还原电位、较小的溶剂化离子和适当的插...
-
沈健教授、毛春教授、万密密副教...
2022年03月02日
我校化科院沈健教授、毛春教授、万密密副教授研究团队近期在生物医用微纳米机器人方向取得系列重要进展。成果1:针对动脉粥样硬化(AS)治疗的难点,该团队设计一种近红外光(NIR)和一氧化氮(NO)双驱动纳米马达。该类纳米马达对AS部位的高活性氧(ROS)和NIR光敏感,不仅可以通过光热效应对炎症性巨噬细胞进行消融,这一过程释放的NO还可作为促进斑块部位内皮修复的另一驱动力和治疗剂,有望成为AS治疗的一种潜在的非药...
-
我校地科院蔡祖聪教授团队程谊教...
2022年03月02日
近日,我校地科院蔡祖聪教授团队程谊教授在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领域取得新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以“Global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Soil 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为题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影响因子:9.028)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也是入选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统计源的全球82本顶级期刊之一。除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以外,...
-
我校物科院朱瑞林副教授与华中科...
2022年02月22日
近日,《物理评论D(快报)》(Physical Review D (Letter))在线刊发了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朱瑞林副教授与华中科大等高校专家合作的题为《寻找Ξbc重子的单举方案》(Inclusive approach to hunt for the beauty-charmed baryonsΞbc)的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秦溱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米乐m6体育app朱瑞林副教授与德国波恩大学施瑀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秦溱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王伟教授、兰州大学于福升...
-
化科院杨朕副教授在DOM特性对痕量...
2022年02月22日
近日,我校杨维本、杨朕团队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Influence of DOM characteristics on the flocculation removal of trace pharmaceuticals in surface water by the successive dosing of alum and moderately hydrophobic chitosan”的研究论文(DOI: 10.1016/j.watres.2022.118163)。Water Research是环境工程领域和水处理行业的顶级期刊,也是入选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统计源的全球82本顶级期刊之一。新污染...
-
生命科学学院韩管助课题组在植物...
2022年02月19日
近期,植物学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影响因子11.277)以“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 plant resistosome”为题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学院韩管助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究员课题组在植物抗病小体进化方面的合作研究工作。植物与病原之间维持了至少数亿年的军备竞赛。植物进化出了两层先天免疫系统来对抗病原感染。细胞表面受体样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来启...
-
我校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在钠/...
2022年01月16日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储能设备。然而,有限的锂资源无法满足电网规模的储能需求。有鉴于此,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因其低成本和可观的能量/功率密度而有望成为下一代电能存储应用的候选者。正极材料是决定钠/钾离子电池整体性能和成本的关键部件,如何设计稳定的材料结构并获得理想的电化学性能使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钠/钾离子半径过大导致的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结构破坏以及动力...
-
生科院华益民教授课题组再次于《N...
2022年01月15日
生科院华益民教授课题组于2022年1月8日,在分子生物学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7.0)上发表题为“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short intronic splicing-regulatory elements in SMN2 pre-mRNA”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本论文在SMN2迷你基因内含子剪接调控敏感位点构建了一个完整的5碱基序列库,在体外培养细胞中分析了所有1024个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剪接模式,应用基序富集分析软件(MSEA)系统分析了数据库5碱基突变...